近日,四川省腫瘤醫院院長林桐榆、副院長廖洪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四川省腫瘤醫院一直致力于腫瘤診療水平提升,積極推動落實癌癥防治工作,加強科研技術創新和人才隊伍建設,努力提高腫瘤治療領域的同質化、規范化,推進腫瘤診療高質量發展。
四川省腫瘤醫院院長林桐榆
新華網:2023年12月21日,天府院區正式開診,請問四川腫瘤醫院兩個院區在腫瘤防治方面有何特色?
林桐榆:第一,四川省腫瘤醫院組建了覆蓋所有腫瘤的多學科團隊,現在腫瘤的治療已經從單一學科發展到多學科會診的模式,可以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科學化的診療方案。同時,醫院開展了單癌種的臨床路徑,對所有腫瘤的診療,都通過規范的臨床路徑來實施,保障了腫瘤診療的規范性。
第二,醫院積極引進創新設備,天府院區配置了西部唯一的質子放療系統,同時還包括有賽博刀、核磁加速器等腫瘤放療領域的的先進設備。在腫瘤內科我們開出了西部的第一張CAR-T處方。在手術外科方面,醫院同時推進醫工結合,包括有手術機器人、遠程手術等。
第三,我們不斷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患者的就醫體驗。四川省腫瘤醫院從門診到住院,以問題為導向,不斷地優化患者的就醫流程,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同時在智慧醫院的建設方面,也投入了很多信息化設施建設,進一步助推醫院的高質量發展。
新華網:在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期間,四川省腫瘤醫院做了哪些工作?
廖洪:4月15日至4月21日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醫院提前籌劃了一系列的宣傳周活動,例如,健康跑啟動儀式等。啟動儀式上,四川省衛健委的相關領導就腫瘤防治的形勢和現狀展開講解,同時呼吁群眾要高度重視腫瘤防治工作。隨后,醫院還開展了七進活動,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等,主要開展科普宣傳以及義診活動。另外,我們在成都的地標建筑雙子塔,點亮了今年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的宣傳口號:“綜合施策,科學防癌”。
同時,在宣傳周期間,醫院外科開展了手術直播周,覆蓋了所有的外科專業。在4月20日召開四川省腫瘤醫院學科發展大會,以及第六屆天府腫瘤大會。會上,我們成立并授牌西部腫瘤診療質量提升聯盟和四川省腫瘤診療質量提升聯盟。
四川省腫瘤醫院副院長廖洪
新華網:請問成立四川省腫瘤診療質量提升聯盟有哪些重要意義?
廖洪:2021年國家衛健委發布腫瘤診療質量提升行動計劃,目的是為進一步加強腫瘤診療管理,提高診療規范化水平,提升診療質量。現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醫療機構,在腫瘤的診療方面還存在差異化。四川省腫瘤醫院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率先成立了四川省腫瘤診療質量提升聯盟,進一步提升全省各級醫療機構腫瘤診療的質量和水平。
在聯盟內部,我們已經建立了多學科團隊,開展了相關的學術交流。成立聯盟的目的還是以腫瘤患者為中心,積極推廣腫瘤的規范化診療,形成規范的單癌種的臨床路徑以及多學科會診的工作模式,這是我們的初衷和目的。
新華網:在中西醫結合方面四川省腫瘤醫院有哪些舉措?
林桐榆:在去年,我們很榮幸地被評為國家中西醫結合腫瘤旗艦醫院,我們在腫瘤醫院天府院區開展了很多中醫方面的研究。例如,在運用中西醫結合對腫瘤進行免疫治療方面,我們提出了中醫治未病的癌防概念。在治療腫瘤期間,我們還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治療患者。部分患者在接受化療后出現不良反應,中藥可以起到增效減毒的效果,幫助患者緩解因化療藥物出現的副作用。
另外,四川有很多珍貴的藥材,部分中藥與化療藥物協同使用,可以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術后我們還運用針灸治療、中醫康復治療等多學科中西醫協同治療,幫助患者身體機能康復。
新華網:四川省腫瘤醫院是如何挖掘和培養人才進而推動醫院科研實力的?
林桐榆:內培外引是醫院一直堅守實施的人才強院政策。優秀人才是醫學學科發展、醫療科技創新的基石。
近年來,醫院不斷加大對醫學科技人才的培養力度,提供更多的獎學金、科研項目資助和培訓機會,吸引和留住優秀的科研人才。目前我們引進了許多國內外企業的人才,同時還引進了幾十位醫學專家。醫院有“優青計劃”,從青年開始培育,鼓勵他們到國內外進修,同時我們還有“支撐計劃”,也就是臨床科學家計劃。我們在內培外引培養人才的同時,也建立各行業與醫院之間的緊密聯系,加強產學研結合。
新華網:質子放射治療系統在腫瘤治療上有哪些優勢?
廖洪:現在腫瘤的診療還是以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為主要的治療手段,其中放療的作用舉足輕重。質子放射治療系統是腫瘤治療領域的先進技術,在對非小細胞肺癌、前列腺癌、頭頸部腫瘤、肝細胞肝癌、顱底和脊柱旁腫瘤及中樞神經系統的腫瘤治療可以取得較好的療效,對提升腫瘤患者治療后的長期生存質量具有重大意義。
質子放射治療系統即將上線四川天府新區,這個項目的引進將加快四川天府新區建成腫瘤醫療專科研治、預防、康復技術高地,并進一步推進北京、上海、廣州、四川形成腫瘤診防治療中心區域。
新華網:四川省腫瘤醫院在腫瘤治療方面有哪些成功案例?
廖洪:四川省腫瘤醫院一直致力于腫瘤的診療工作,MDT多學科會診是醫院的診治特色。在無數接診的病例中,有一個二重癌的患者較為特殊。一位女性患者首發的是乳腺癌,在乳腺治療以后的三年,發現左腎又長了腫瘤,而且腫瘤巨大,癌栓已經進入下腔靜脈,超過了第二肝門。這樣的情況手術風險極大,所以四川省腫瘤醫院的泌尿腫瘤多學科團隊為她制定了新的治療方案,先做輔助治療,經過了免疫加靶向的治療后,原發灶明顯縮小,最后做了根治性的腎切,患者術后4年沒有復發。
面對腫瘤防治,我們呼吁早診早治,發現腫瘤后,進行多學科會診,制定個體化、科學化、規范化的診療方案,努力提高患者生存率。
新華網:四川省腫瘤醫院在未來有哪些腫瘤防治計劃和目標?
林桐榆:四川省腫瘤醫院在去年的公立醫院國考中拿到了全國第四的成績。醫院去年的門診量、手術量、住院量、臨床試驗、設備經費等,都創下了歷史新高。今年,醫院要爭創國家區域癌癥中心,引領全省的癌癥防治工作,進一步推動整個西部地區腫瘤診斷治療的進步,通過共同努力,將四川西部跟全國的腫瘤診治水平提升到更高的目標。
同時我們要推動腫瘤防治工作的同質化、規范化,特別是提升基層醫院腫瘤防治的水平和能力,更好地服務于廣大群眾和患者。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