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面封層處理技術
(資料圖)
對于公路路面裂縫比較嚴重的情況,可采用封層處理技術。公路路面封層包括碎石封層,霧封層和砂封層三種,在進行碎石封層時施工人員可依據實際情況在路面上噴灑適量的乳化瀝青,鋪設相應的集料,做好壓實工作, 以提升路面強度。
2、壓漿處治技術
壓漿處治技術是水泥路面比較常見的裂縫處理技術, 其具有操作簡便和效果較好的特征,其主要指使用高壓注漿管及其他設備將水泥凈漿壓入裂縫中。為了保證壓漿處治效果,在正式施工前需要在裂縫周圍涂抹適量的環氧樹脂,實現封堵的目標,之后對注漿嘴進行合理放置,待水泥凈漿溢出注漿管時停止壓漿,做好后續處理工作,提升路面穩定性與強度。
3、灌縫處治技術
施工人員需要根據裂縫寬度合理選擇處治技術,當裂縫寬度大于5mm 時使用熱油灌縫技術完成處理工作,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按照現場情況和要求準備充足的灌縫材料,在材料準備好后,對瀝青進行加熱處理,保證其溫度在160℃左右,之后使用相關工具在縫隙位置灌入瀝青材料。
4、挖補處治技術
若公路路面裂縫是由于地基不均勻沉降所導致,或是路面出現了大面積的龜裂等比較嚴重的病害,此時可采用挖補處治技術對路面裂縫進行修補,在正式施工前需要對基層與土基病害進行處理,之后在路面裂縫兩側進行開槽處理,挖除面層后對裂縫進行填實,之后順著裂縫方向合理鋪設玻璃纖維土工格柵,在鋪設施工質量達標后便可進行面層的攤鋪,最后做好壓實工作,以提升路面壓實度和強度。
5、攤鋪處治技術
當公路路面裂縫是由溫縮所引起,并且寬度較小時可采用攤鋪處治技術。施工人員需要對裂縫四周進行清理, 在整潔度符合要求后將乳化瀝青和干燥的粗砂均勻地噴灑在裂縫位置,之后使用壓路機進行碾壓處理,確保新舊材料充分混合。
1、路面坑槽和車轍是各個季節中路面時常出現的現象,原因是除平時養護不夠,或路面鋪筑時操作質量不好,經過行車碾壓發生變形。這兩種情況出現時,應及時按工序處理。
2、路面波浪是由于路面鋪筑質量不好,養護不善,在行車荷載作用下,產生有規則的起伏,形似“搓板”,不但影響車速,而且加快車輛結構厚度過薄,路面材料顆粒偏細,粘結料不足,施工時拌和不均勻,碾壓不密實等情況都容易產生。
3、路面松散是在天氣干旱時發生,主要是由于鋪筑路面時粘土料含量少,塑性指數低,材料拌和與分布不均勻,碾壓不實,或平時養護工作做得不夠造成的。此外,由于冰凍翻漿,經車碾壓,路面隆起開裂也將形成松散。
4、沉陷是路基本身強度不足引起的,當大型車輛行駛到路面上,如其強度不足就會出現坑槽,車轍既深且多,或破壞面積很大且深達基層;或路面沉陷過劇,路基翻漿嚴重等情況,須進行局部或整段大修。
5、路面啃邊是由于養護不周,路肩缺土或路肩被水沖刷,車輛碾壓沉陷和沒及時填土養護,經車輛先靠邊行駛、碾壓造成的。出現啃邊后應及時補救以免擴大,否則將來既耗材又費力。
6、公路路基翻漿的形成是因公路大多都建在靠近農村和團場的農田地帶,就是不靠農田的公路,農田冬季灌溉滲入路基底部,隨著毛細水的上升,路基土層受水浸透而凍結。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