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7月2日的報道,谷歌開發出一款量子計算機,其計算速度超過了現有的經典超級計算機。
谷歌研究人員在網上發表的一篇論文聲稱,他們的最新技術已經超越了目前現有的超級計算機的能力。世界領先的超級計算機Frontier需要47.2年才能完成的計算任務,它幾秒內可完成,標志著谷歌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資料圖)
谷歌是世界上領先的科技公司之一,該公司的量子計算項目被稱為量子超越(Quantum Supremacy),旨在開發和構建能夠執行超過傳統計算機能力的量子計算機。
2019年,谷歌宣布實現了量子超越,他們的量子計算機Sycamore成功完成了一個具有超過50個量子位的計算任務,這個任務對于傳統計算機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這一突破被認為是量子計算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量子計算的潛力和發展前景。
而這次,時隔4年,谷歌成功完成了一個具有70個量子位的計算任務,是新的技術突破。
對于大多數非專業人士來說,量子計算仍然是一個遙遠的新概念。然而實際上,早在1981年量子計算機的概念就已經被提出。作為量子通信的衍生物,量子計算是物理學和信息科學的交叉學科,它被視為經典物理學天空中的“烏云”。經過多年的發展,量子計算已經不再僅僅停留在理論研究階段。在2007年,加拿大的D-Wave公司實現了歷史上第一臺商用量子計算機,率先推動了量子計算機的商業化進程。隨后,谷歌、IBM和微軟等科技巨頭也開始布局這一領域。
當前,量子力學已經成為世界的科技研究一大熱點。全球主要國家高度關注量子信息技術發展,紛紛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力爭搶占新興信息技術制高點。近年來,全球量子計算領域的初創企業大量涌現:
我國在推動量子技術方面也不甘落后,先后啟動“自然科學基金”、“863”計劃和重大專項,2016年多個“十三五”規劃文件中提及量子計算的戰略地位,支持量子計算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落地。以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測量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術已成為未來國家科技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
根據《“十四五”規劃綱要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期間,我國量子信息領域的科技攻關任務圍繞量子通信技術研發、量子測量技術突破和量子計算的產品研制。
在量子計算領域,我國科技巨頭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和華為通過與科研機構合作等方式成立量子實驗室,布局量子處理器硬件、量子計算云平臺等領域;而初創公司-本源量子,則在量子處理器硬件、開源軟件平臺和量子計算云服務等方面進行探索:
在量子通信領域,國內企業紛紛布局,其中三大運營商一方面助力量子通信的應用落地,另一方面也不斷創新應用技術、提升通信等行業的安全標準。
量子計算的出現,為經典計算機算力的躍遷帶來可能,但是目前量子計算技術仍處于初級階段,產業化商業化仍是長路漫漫。據IDC預計,2027年,全球量子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107億美元,較2017年相比,10年內增長超過40倍;波士頓咨詢發布的報告預測,在不考慮量子糾錯算法的進展情況下,保守估計到2035年全球量子計算應用市場規模將達到近20億美元,隨后暴漲到2050年的2600多億美元;若量子計算技術迭代速度超出預期,樂觀估計2035年市場規模可突破600億美元,2050年則有望飆升至2950億美元。
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認為量子計算是未來計算科學的重要方向,具有極大的潛力和前景,將對許多領域的科學、工程和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總的來說,量子計算是一項具有巨大潛力的新興技術,有望在未來對計算機科學和其他領域產生重大影響。然而,目前的量子計算機還處于發展初期,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技術突破才能實現其潛力。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主題公園行業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