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特斯拉和比亞迪分分發布二季度的生產和交付數據,特斯拉在全球交付了創紀錄的466,140輛汽車(純電動車),比亞迪二季度(4-6月)新能源車合計交付了703,561輛,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700,244輛,其余為商用車。
【資料圖】
比亞迪二季度交付的新能源乘用車中有352,163輛(約半數)是純電動車,其余的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這也是比亞迪有史以來最好的季度銷售業績。
特斯拉的二季度銷量表明,馬斯克通過降價來追求銷量的承諾已經達到了預期的效果。這是特斯拉有史以來最高的一個季度交付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83%,此外該公司還設法縮小生產量和交付量之間的差距。
依據2021年的營業總收入情況,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企業可分為三大梯隊。第一梯隊為上汽集團(600104.SH),2021年營業總收入7798.46億元;第二梯隊以比亞迪(002594.SZ)、長城汽車(601633.SH)、長安汽車(000625.SZ)等為主,總營收在1000-7000億元;第三梯隊以一汽解放(000800.SZ)、廣汽集團(601238.SH)、福田汽車(600166.SH)、江淮汽車(600418.SH)等企業為主,總營收在1000億元以下。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式增長,達到352.1萬輛,同比增長157.6%。2012-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12年的1.28萬輛到2021年的352.1萬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可以看出我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需求逐年攀升。2022年1-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528萬輛,同比增長近110%。
根據EV Sales統計數據顯示,預計到2026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3380萬輛。
在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看來,未來3年至5年內,新能車行業將發生變革,只有掌握核心技術,且具備快速決策,同時又能正確判斷戰略方向的企業才能存活,而只是做簡單組裝的企業將面臨淘汰。
同時,他還指出,在未來競爭加劇的時期,企業需要精準地把握戰略方向,不能走錯路浪費時間,如果路線走錯,損失金錢是一方面,再掉頭回來時就會發現已被競爭對手甩在身后。所以,新能車企還需建立快速決策機制,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精準找到方向,否則經歷漫長決策后就有可能面臨大問題。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布局全景梳理與招商策略建議深度研究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