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是管理學院焦晴雨一直秉持的人生信條。在大學這趟旅程中,她孜孜以求、躬耕不輟。學業成績位居專業第一,榮獲專業一等獎學金、社會工作獎學金、社會實踐獎學金,并多次獲得校級“三好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優秀導生”、“優秀共青團員”“創新創業標兵”等榮譽稱號。此外,她積極投身學科競賽,獲得GMC企業管理挑戰賽三等獎等國家級獎項4項、湖北省“工匠杯”人力資源職業技能大賽二等獎等省級獎項7項,以及校院級獎項32項。科研方面,完成2個省級大創立項,并獲得外觀設計專利1項。這些成績的獲得見證了焦晴雨大學的奮斗歷程。
跨越山海跨越自我。焦晴雨最終跨專業保研至北京交通大學金融學專業,為這一路的堅持與努力畫上了完美句號。
明確自身目標,果斷選擇轉身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二專業分流后,焦晴雨確立了保研的目標。在蘇亞民老師的財務管理課上,他將社會熱點、金融實況等生活中的例子融入課堂,這使焦晴雨對金融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如果日后能夠學習金融學,有交叉學習背景,也會有更強的競爭力。”她與老師交流這一想法后,老師也肯定了她新的學習方向。此外,焦晴雨考慮到自己在研究生階段更傾向于專碩的培養機制,于是思慮再三,有了跨專業保研的想法。
在保研這條路上,焦晴雨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她不盲目從眾,而是根據自身清晰的目標,做出了有效的計劃,果斷取舍。通過對自身優劣勢的分析,在是否參加夏令營的問題上,考慮到線上參與的方式和名額競爭的問題,焦晴雨選擇放棄夏令營,而是在專業課成績、比賽和社會實踐方面下功夫,提高自身簡歷的競爭性,沖刺預推免環節。事實證明,她這一次的轉身選擇是正確的,過硬的專業實力和豐富的競賽經歷都讓她在之后的環節中勢如破竹。
在保研學校的選擇上,焦晴雨也經歷了許多變數。想要填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她,因為遺漏了新發布的保研要求與其失之交臂。一開始想進入的鄭州大學也面試無果,這讓焦晴雨感到十分失落。但她不灰心,更不曾放棄,繼續尋找適合自己的意向學校,并一遍一遍打磨簡歷。功夫不負有心人,焦晴雨收到了北京交通大學的offer,將在自己向往的首都北京,開啟新的人生階段。
夯實學業基礎,鋪好前進道路
無論是一開始選擇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還是跨專業選擇的金融學,都有著龐雜和覆蓋面廣的知識體系,因此在課程學習上不僅要靠課堂的認真聽講,還離不開課后的潛心研究。為此,焦晴雨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
在日常學習中,除了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焦晴雨會整理課程章節涉及到的知識點并提取關鍵詞,列成復習提綱,以此來對大段的文字進行理解記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焦晴雨認真學習高數、線代、概率論等課程,并將其思維體系靈活運用于數學建模比賽中。對于結課論文,焦晴雨也從不馬虎。她會查閱大量資料,利用一周左右的時間將課程知識與學術研究相結合,然后與老師溝通自己的論文思路,再落地和執行。三年如一日,焦晴雨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鋪好了保研路上的第一塊磚。
一切行動皆有結果,一切努力都有回報。自成一體的學習方法和持之以恒的的自律與認真,讓焦晴雨在專業學習上有了質的飛躍。
心系時代發展,深入社會實踐
“實踐是檢驗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在宮麗老師的毛概課上,焦晴雨意識到了理論聯系實踐的重要性,一定要通過社會實踐和學科競賽來檢測自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此后,焦晴雨在一次次的實踐中不斷完善并提高了自身的綜合能力。
從小受父親影響,焦晴雨養成了看新聞的習慣,對時事熱點有較強的敏感度。在后疫情時代的大背景下,她和團隊成員密切關注武漢市大學生的身體狀況,并展開考察研究,通過設計調查問卷、采訪體育學院相關負責人等方式,利用SPSS進行數據分析,最終針對武漢市大學生亞健康狀況給同齡人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
國家出臺三胎政策后,焦晴雨和團隊成員完成了一篇數學建模論文——《基于灰色預測和層次分析模型對我國人口問題的分析》。本次研究中,焦晴雨作為負責人提出研究思路,和隊員們共同梳理相關文獻,收集多年的人口數據,最后建立合適的數學模型,并結合人力資源專業知識,從提高出生率、老年人力資本再利用等角度分析人口老齡化的解決措施。正如她所說,“三胎政策和社會人口老齡化的問題與人力資源專業息息相關。我們的身份不僅是大學生,更應當從社會公民的角度出發,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在科研競賽中,焦晴雨認為團隊合作是極其重要的。“目標一致、換位思考、彼此信任”是團隊能夠順利合作的首要因素。彼此信任是團隊組建的基礎,秉持“大家為共同目標齊奮斗、共進退”的理念則是團隊發展的關鍵。從競賽到科研,從隊員到隊長,從亦步亦趨到獨當一面,焦晴雨不斷成長,在社會實踐的沃土中探索自身的發展方向。
“幸運”“感謝”“收獲”是焦晴雨大學中的關鍵詞。幸運于遇到的良師益友,感謝于他們一路以來的真誠幫助,使她收獲了獨特且寶貴的大學時光,成就了如今的花開。再啟程,將以金融學開啟研究生階段的生活,焦晴雨依舊帶著她的真心、堅韌、踏實和努力,奔赴另一片山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