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資料圖)
5月27日,中國石化洛陽百萬噸乙烯項目暨綠色石化先進材料產業基地開工動員大會在河南洛陽舉行。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表示,中國石化洛陽百萬噸乙烯項目開工建設將為河南材料產業發展催生新動能、帶來新突破。
河南是化工產品的消費大省,對石化行業的基礎原料乙烯及其下游產品需求量巨大,聚乙烯每年需外購200萬噸以上。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278億元,建成將能夠有效滿足河南化工產品消費需求缺口。
乙烯被稱為“石化工業之母”,70%以上的基本有機化工原料來自乙烯。但長期以來,我國大型乙烯技術依賴進口,乙烯自給率不足50%,迫切需要開發國產化成套技術,經過發展,2020年供給狀況已經得到極大改善,乙烯當量自給率已經從2018年的不足50%提高到了2020年的接近60%。
乙烯制取工藝:我國以石化路線為主
我國乙烯工業主要以石腦油為原料,一些原料短缺的企業,還會使用凝析油、輕柴油、抽余油、加氫尾油、輕烴等與石腦油的混合物作為原料進行裂解,但總體來說,這些原料主要源自石油,屬于石化路線制乙烯。非石油化工路線主要是通過煤炭替代石油生產甲醇,進而轉化為乙烯、丙烯等。
乙烯生產企業競爭格局:國有企業占據主要地位
中國乙烯行業產能主要來自國有企業。根據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數據,2020年,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等國有企業合計產能占比則從上年的74.9%降至57.1%;民營乙烯產能達873.5萬噸/年,占比升至24.8%,同比提高2.4個百分點。
乙烯一直被稱為決定化工產業生產水平的關鍵指標。根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的統計,截止2022年底,我國乙烯產能達到了4675萬噸/年,產能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乙烯產能第一大國。預計至2025年,中國乙烯產能將突破7000萬噸/年,將基本滿足國內需求,甚至可能出現過剩。
信達證券認為,未來全球乙烯產能總量仍相對充足,目前正處于全球乙烯發展換擋期,考慮到我國及亞太地區乙烯需求仍將持續增長,國內乙烯企業將有望分享經濟和產業發展的需求紅利。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乙烯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