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們小區多安逸,一梯兩戶還免費修外立面、贈送陽臺,住起真巴適!”
航拍電子科大東二院
走進成都市成華區猛追灣街道電子科大東二院,居民張女士激動地向記者介紹院落改造后小區的新變化。作為市級示范改造項目之一,電子科大東二院的“高顏值”改造一經亮相,就備受關注,不僅讓居民幸福感飆升,也為全區乃至全成都市的舊城改造,提供了“成華樣本”。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航拍電子科大東二院
建于1986-1990年間的電子科大東二院,前身為沙河校區教職工宿舍,共有居民1024戶,有近3000人在此居住。但隨著時代變遷及經濟社會發展,設備老化、漏雨漏水等問題時有發生,院落改造的計劃也被提上日程。
樓梯粉刷后的電子科大東二院
“我們這里改造前的外立面和老舊小區一樣,現在不僅將樓體全部重新粉刷,樓道、門衛室這些‘里子工程’也沒有落下,不僅完成了修補更新,還投入了智能管理系統。”猛追灣街道踏水社區黨委書記廖春艷告訴記者,為了減少對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雖然工期壓縮至不到半年,但防水、保溫層均重新安裝鋪設,排水工程、管線地下預埋等項目齊上陣,涉及改造面積超13萬平方米。
樓梯粉刷后的電子科大東二院
“這個電梯已經是第二年使用了,真是方便,出了電梯就是自己家,還贈送了一個陽臺!大家年紀都大了,真是早裝早享受。”據了解,電子科大東二院的居民七成以上是老年人,為提升居住幸福感,全院共計劃加裝20部電梯,截至目前已有10部投用,另有5部正在備案,5部進入申報階段。
裝修后的電梯廳
記者注意到,為確保電梯專人專用、提升安全性,只有本單元居民持門禁卡才能刷卡乘坐電梯。而走出電梯后,全新裝修的電梯廳采用半磨砂式落地窗,不僅明亮舒適,還給居民增加了五、六個平方的陽臺面積。“很多人走進來覺得特別舒服,和我們印象中的老舊小區不一樣,房子每平還能多漲一千塊錢。”張女士笑著說。
電子科大東二院康體步道
改造后的東二院風格簡約現代,雖然全面換新,但仍處處流淌著文化韻味。“我們打造了很多景觀點,還有康體環形步道,呈現了1986年到2008年的時光變遷。”據了解,在院落改造的同時,居民們還充分挖掘了學校的歷史文化,初心亭、安居廊、銀杏臺等文化點的設置,不僅高顏值、有內涵,還營造了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同時,為滿足居民親屬前來拜訪,院落還通過收費的方式進行市場調節,確保小區內的道路暢通。
電子科大東二院改造前后對比
依照《成都市城鎮老舊院落改造“十四五”實施方案》,全市今年計劃改造老舊院落592個,惠及居民5.8萬戶。老舊小區怎樣才算改得好,居民點贊才是真,哪些現狀亟待改變?居民最有發言權。剛剛出爐的2022年成都市百佳示范小區名單中,電子科大東二院就獲得了全新建設示范小區的榮譽稱號,不僅提升了居民自豪感,也為成都市老舊院落更新“改”出了成華樣本。
(川網傳媒·四川手機報記者 徐浩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