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15日,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6·18”電商平臺企業行政指導會,規范電商企業網絡集中促銷經營活動,優化網絡市場環境,促進我區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
近年來,我區平臺經濟呈快速發展態勢,在打通上下游產業鏈,改變交易方式和商業模式,推動技術和產業變革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據統計,目前全疆網絡經營主體數量已達26萬家。今年一季度全疆網絡交易額達到787.55億元,同比增長16.13%,高于全國增速4.17個百分點。
今年“6·18”網絡集中促銷經營活動即將到來,自治區市場監管部門將督促指導網絡交易平臺落實主體責任,加大對平臺內經營者資質資格的審核力度,引導平臺內經營者“亮照、亮證、亮規則”,履行安全生產、制止餐飲浪費、維護外賣送餐員權益等主體責任,不斷提高依法合規經營水平。
市場監管部門要求網絡交易經營者嚴格執行《價格法》《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等法律法規,不得通過先提價后打折、虛構原價、不履行價格承諾、價外加價等方式開展促銷;不得通過低價傾銷、價格串通等方式濫用自主定價權;不得利用虛假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進行交易。
網絡交易經營者不得以返現、紅包、卡券等方式利誘用戶作出指定好評、點贊、定向投票等行為,杜絕刷單炒信、口碑營銷等失信造假行為以及虛構點擊量、關注度等流量數據造假行為,不得發布不實的直播帶貨“戰報”虛增流量,不得從事商譽詆毀、裹挾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網絡交易秩序。
在指導會現場,30家電商企業代表簽訂了《電商平臺企業合規經營承諾書》,承諾落實主體責任,依法依規開展廣告活動,不銷售違法違禁商品,加強商品質量管控,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網絡交易監管處處長楊軍介紹,全區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大服務平臺經濟發展的力度,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開展2023年網絡市場監管促發展保安全專項行動,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提升網絡交易監管能力,加強網絡交易信息監測工作,積極服務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