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個好地方】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王新紅
又是一年花開季,踏青賞花正當時。
杏花、梨花、桃花、玫瑰花、薰衣草花……姹紫嫣紅次第綻放的花兒,猶如多彩的調色板,不僅使春天里的新疆底色更加絢麗,還為從各地前來賞花的游客遞上了大美新疆的第一張名片。
“花花”世界商機無限,日漸成熟的賞花經濟,已成為我區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
各地大做“花文章”
每年3月中下旬,北疆一些地方冰雪還未融化時,素有“新疆第一春”之稱的吐魯番市托克遜縣夏鎮南湖村已是杏花飄香處處春,粉團滿簇暗香來。新疆旅游重頭戲之一的賞花游也隨之開啟。
有著村里種杏“第一人”之稱的蘇力坦·都尕木,一年的忙碌從村里杏花開放的那一刻開始。
“杏花開了,游客來了,我的收入也就來了。”蘇力坦說。
以前,蘇力坦的眼里只有杏子,收入也靠杏子。近幾年,依托賞花游,蘇力坦的收入也越來越多。“每年杏花開時,我都會把自家庭院改造的農家樂對外出租,一個月有幾千塊的收入。杏子成熟后,除了賣杏子,還有游客進園采摘的收入。”蘇力坦說。
在南湖村,因賞花游拓寬增收渠道的村民不止蘇力坦一人。
已經搬到托克遜縣城居住的南湖村村民外力·如所力說,每年杏花開前,他都會提前從城里回到村里,把游客喜歡吃的托克遜黑頭羊、土雞等準備好,一個月能收入6000元左右。如今,外力在縣城買了房,還買了車。
據當地統計,自2013年以來,南湖村已舉辦了多場杏花季旅游活動,累計接待游客超200萬人次。“去年,村里人均收入達到2.2萬余元。”南湖村黨支部書記阿米娜·艾賽提說。
南湖村是新疆眾多靠賞花游拓寬群眾增收渠道的一個縮影。
以旅促農,以旅富民。近幾年,新疆各地圍繞賞花游大做“花文章”,根據林果不同的花期特點,舉辦各類以花為主題的文旅活動。為此,各地規劃完善了相應的旅游設施,統一打造了商業街等,使賞花游以新的業態呈現和釋放,游客的消費新需求得到滿足。
“良性發展的賞花游,增強了各地群眾發展鄉村旅游的信心,促進了農旅融合,推進了富民興村和鄉村振興。”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資源開發處處長段玉明說。
“一枝花”的價值
坐著火車去看杏花,是新疆農業大學退休教師王芳華每年3月的必修課。
說到賞花,王芳華掰著手指給記者算起了新疆花歷。她說,每年3月、4月是杏花、梨花、桃花盛開的季節,5月郁金香、山花、玫瑰花最艷,6月中旬薰衣草花正旺盛,7月是油菜花盛開的季節,8月、9月向日葵開花……
“今年,我邀請了幾位南京的朋友來新疆賞花。前幾天,他們去托克遜看杏花時說,新疆的杏花美得讓人流連忘返!”王芳華說。
隨著賞花游的興起,新疆各大旅行社也精心梳理了賞花線路,打造了一系列賞花游產品。新疆鐵路部門也推出了不同方向的賞花專列,去天山南北看花,已成為新疆春季旅游的賣點之一。
“今年,國內其他省區市到新疆賞花的游客人數較多,賞花游已成為各旅行社的拳頭產品。”新疆雪蓮花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校兵說。
據了解,今年托克遜縣杏花盛開后一周的時間,就迎來了30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輪臺、塔什庫爾干、庫車、新源等地舉辦的杏花節,也都迎來了比往年更多的游客。
新疆越野車師探險旅行社有限公司負責人張軍介紹,今年春節過后,就有客戶預定了塔莎古道的旅游。這些游客都是沖著沿途村莊的杏花來的。
“早聽說塔莎古道沿途杏花很美,這次過來一看,簡直就是世外桃源,美不勝收!”開著房車、帶著照相機,自駕到塔什庫爾干旅游的河南游客李海濤說。
段玉明介紹,秉承以花興農,大力發展“賞花經濟”,以鄉村旅游產業助推鄉村產業振興的發展思路,我區各地積極舉辦賞花游節事活動,已開發旅游線路及產品上百個。
近幾年,我區賞花經濟從最初的城市周邊鄉鎮,延伸到偏遠鄉村。伊犁、喀什、阿克蘇、庫爾勒、吐魯番等地,依托特色林果花期,將賞花與鄉村游、生態游結合,推出“賞花+模式”。傳統“賞花經濟”的拓展,放大了“一枝花”的產業價值,“花花”世界的無限商機,成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有利抓手。
真功夫在花外
“參觀薰衣草文化博物館,彌補了我沒有親眼見到萬畝薰衣草盛開的遺憾。”3月26日,在霍城縣清水河鎮解憂公主薰衣草園薰衣草文化博物館,游客朱美婷說。
朱美婷在深圳一家金融機構工作,此前她從網上看到霍城薰衣草的照片后,心里一直惦記著。此次,她利用出差的機會,專程來到霍城。
遺憾的是,田野中,剛剛返青不久的薰衣草還在孕育花苞。朱美婷只能拿著相機,在博物館里拍了一些照片。
新疆天然芳香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任珂介紹,2011年,公司投入上億元打造薰衣草園,建起了中國首家“香草科普文化基地”。如今,只要到霍城的游客,都會到薰衣草文化博物館參觀。
眾所周知,“賞花游”的痛點是花期短,如遇天氣等原因,花期常常難以持續。對此,我區各地推出了一系列不受花期限制的特色文旅項目,開發生產“花樣產品”,延長了產業鏈條,使“賞花經濟”變得可持續。
“賞花游,旅游是載體。表面來看,游客追的是花是景,其實體驗的是新疆的風土人情,展現的是新疆旅游產業無窮的魅力。‘賞花經濟’要‘四季常開’,真功夫在花外。”新疆旅游協會旅游營銷分會會長陳劍文說。
如今,隨著“賞花+模式”的提檔升級,從“花樣產品”到幸福產業、快樂產業,“賞花經濟”的創新鏈條越拉越長,盈利模式越來越多元,已成為我區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