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聚焦】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李琳
春回大地,生機盎然。作為公共就業服務的開年大戲,我區2023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活動火熱進行中,招聘市場供需兩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截至3月6日,全疆各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879場次、參與用人單位1.3萬個、提供職位15.7萬余個、80244人達成就業意向,幫助61852名就業困難人員享受政策。
活動期間,全區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面向求職人員和用工單位搭平臺、拓渠道、挖資源、落政策,提升供需匹配效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就業擴容提質良性循環。
招聘載體多元化
3月2日,自治區公共就業服務中心舉辦首次送崗進鄉村專場招聘會,把招聘會帶到了村里,讓烏魯木齊縣水西溝鎮大廟村村民在家門口趕了一場招聘大集。
自2023年就業援助月活動啟動以來,烏魯木齊市一改傳統招聘會模式,供需雙方走出傳統市場,轉戰樓宇商圈,分行業、小規模、高頻次在街道、居民小區、美食廣場、大型商超等場所舉辦“小精專”線下招聘活動,把就業崗位送到居民家門口,把招聘信息送到人流密集處。
在2月底召開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春風行動”暨兵地融合企業專場招聘會上,直播鏡頭對準招聘會現場。主播穿梭在各個招聘展位前,屏對屏為求職網友介紹現場招聘企業的崗位信息、薪資待遇等,打破了現場招聘會的空間限制,實現了線上線下無縫銜接,讓求職者更加直觀地獲取招聘信息。
自治區公共就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線上線下齊發力,招聘覆蓋面更廣,就業渠道更加高效順暢,求職者參與的積極性較高。截至3月6日,全區參加現場活動34.2萬余人次,參與線上互動450萬人次,用人單位和求職人員參與招聘活動的熱度較去年均有大幅提升。
暖心服務精細化
近日,家住烏魯木齊市天山區香悅灣小區的于女士在社區干部的幫助下,在街道舉行的招聘會上順利找到了工作。針對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我區組織開展了就業訪民情活動,加強對就業困難人員一對一幫扶。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深入社區、鄉村走訪農村勞動者、就業困難人員,了解就業失業情況和服務需求。通過走訪企業、電話摸排等方式,廣泛收集用工崗位,儲備一批愛心崗位、公益性崗位,保障了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自2023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活動啟動以來,各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突出“暖心”關鍵詞,抓住精準“牛鼻子”,讓公共就業服務直達基層。
春節過后,自治區公共就業服務中心就深入企業、基層開展調研,了解企業和求職者的雙向需求,現場答疑解惑,根據調研情況及時研究解決措施。伊犁州、阿克蘇地區、吐魯番市將公共就業服務全面下沉,把招聘會開到了鄉鎮和村里,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工作崗位。一系列暖心的措施和精準的對接服務,讓求職者就業更便利。
下好用工先手棋
春節后的首月,是勞動者求職返崗的關鍵窗口期,也是企業招工用工的重要時間點。這一時間段往往容易出現用工與求職冷熱不均現象,甚至會出現企業用工荒與務工者求職難的結構性就業難矛盾。今年以來,我區各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通過連續開展“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活動,多措并舉做好穿針引線、牽線搭橋的工作,切實將就業信息和崗位送到求職者手中,減少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供需不平衡問題,實現了用工者與求職者的雙向奔赴。
用工熱度折射經濟溫度,透出經濟運行回穩向好的暖意。自治區公共就業服務中心積極引導企業搶抓機遇下好用工先手棋,轉變招工姿態與理念,營造更加良好的就業環境。奎屯市、克拉瑪依市、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組織用工企業赴喀什地區、和田地區開展定向招聘,搭建了南北疆勞動力供需對接平臺。有的企業在當地招兵買馬,也有一些用工企業到對口協作地區跨省招人。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州、克拉瑪依市、哈密市等地組織企業赴甘肅、四川、河南等省份開展招聘活動,緩解企業招工難用工難問題。
自治區公共就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區2023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活動將持續至3月底,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還將高頻次舉辦分行業、分群體、分類型的專場招聘活動,持續推出線上直播帶崗、政策宣傳等,集中為農村勞動者、就業困難人員以及用人單位進行就業幫扶。
標簽: